我和葡菜好像永遠都特別的牽連。這得從小時候說起⋯⋯
Miyako還是小孩子的時候跟着家人去葡國人家裹作客,對葡菜的愛從此一發不可收拾。
大一點有一位摯友是葡國土生,她媽媽經常做Arroz Doce我吃,更別提去人家家蹭飯的時光。
再話說呢,本人曾在葡萄牙留學一年,跟葡菜更是有着千絲萬縷無法割捨的關係。
反正嘛,我和葡菜有種情意結,對它實在又愛又恨。愛在我吃很爽,恨嘛,自然是卡路里的問題,令我至今減肥未果!
臨近年關飯局多多,剛好地點訂在這家Albergue 1601,正合我意,環境和氣氛更是不在話下,開心開心~
點菜後不久就送上一籃餐包,香噴噴,有麵味(這不廢話嗎)是在葡國超市聞到的味道無誤,大家太快手,來不及拍照片。而且這晚喝多了一點點,餐廳和環境忘記拍照,價錢和菜名都只是大約,抱歉啊!
吞拿魚紅腰豆沙律 約MOP68
如圖所示,沒地雷也沒驚喜,dressing是白醋,微酸,很開胃!
薯絲馬介休 約MOP168
葡國人有一萬種方法料理馬介休,而云云馬介休中Bacalhau à Brás和Bacalhau com Nata一直長居我心中榜首。不過我比較擅長做Bacalhau com Nata所以出街就吃Bacalhau à Brás吧~
這道Bacalhau à Brás與正宗葡式做法不同,表面乾身得很,薯絲是分開炸好才灑在面頭的,所以超級無敵脆。馬介休和蛋漿並沒有完全混和,還能看到一小塊一小塊的炒蛋。炒蛋裹還有蔥根和青菜,十足中國人的韭菜炒蛋的感覺,有點可愛。當晚是兩個土生土長澳門人跟兩個土生土長的葡國人吃的,葡國朋友對這道菜讚不絕口哦~噢噢噢,當然少不了橄㰖啦,但我覺得這會是我無論在葡國待多少年都克服不了的一關,所以永遠別問我橄㰖做得如何。
非洲雞 約MOP168
餐牌上的葡文名是Frango Africano,不過實際上在葡國大家一般都會叫Piri Piri啦。
比起下邊那道乳豬,這道菜的伴碟算是給得很大方了。兩大片薯仔,有灑上麵包槺炸過,有色無味,薯仔這路索汁的貨色竟然遭受此等待遇,實在可惜。沒關係,重點在雞扒。這塊雞,莫講在西餐之中是難得的滑嫩,就算是拿來跟我們的白切雞或BB雞來比都不遑多讓!肉汁油脂全被鎖住,一咬下去不知道從哪裹跑出來的油,一瞬間迫爆口腔,油而而膩,我平時不吃雞皮的也為它折服了。醬汁不是死鹹死辣,我對香料沒研究。但我能確定的是裹面一定用了不少香料!鹹,辛,辣,香,有層次地順序出場,最後還嚐到一點椰汁,那種香氣纏繞唇齒間,到臨刷牙前一刻都覺得自己是幸福的。
烤乳豬(一份) 約MOP228
一份六件乳豬,旁邊有點沙律意思意思,連撐場面的多餘伴碟也沒有。葡國朋友可是為了這個跟waitress理論了三分鐘,她認為在葡國餐廳裹的乳豬沒有薯條伴碟是不能接受的,事實上也的確如此,要知道葡國人嗜薯如命,即使在canteen點飯旁邊也有比飯體積更大,你永遠也吃不完的薯條。而且這家餐廳還沒有單點的薯條,難為她了。
有圖有真相,肉質一目了然,肥瘦比例剛剛好,多一分則膩,少一分則梅。烹飪功夫也不是蓋的,豬皮香脆無比,簡直跟豬肉紙有得揮!看到下邊一層油脂大家已經知道我有多幸福了。瘦肉部分當然不會讓你失望~滑是必需的,還帶着黑毛豬那種香味,無得頂!而且無骨,連切的功夫都省了,開心開心~
爐魚飯 約MOP228
這個中文名我實在忘記了,只記得葡文是Arroz de Peixe,實在不稱職啊:P 吃得那麼開心,大家就原諒我吧。
其實嘛,我自己最想吃的是海鮮飯Arroz de Marisco,從葡國回來好像就一直沒吃過,不過試試鱸魚也不錯。先試一啖湯,鮮甜濃郁,蕃茄做底再加入香葉香菜和其他香料去熬,不知道跟海鮮飯的湯是否一樣的呢?噢對了,這個,名符其實大兜野,足足分到六碗出來。連皮的鱸魚有四大塊,既有魚本身的清甜,也有湯底的鮮味。突如其來的湯和澱粉質讓我瞬間繳械,抖一抖再戰甜品!
焦糖布甸 約MOP78
講句題外話,這家的甜品menu裹除了serradura,即是木槺布甸以外,沒有看到葡國甜品,吃不到arroz doce有些失望。
表面的焦糖香脆,厚薄適中。下面本應是香草布甸的位置被換成葡式燉蛋了。哈哈,要是沒那層焦糖,再在燉蛋上撒一層肉桂粉的話根本就是我在Coimbra的canteen裹吃的甜品。
蘋果金寶
上枱時熱辣辣~有了上一道甜品的經驗,不用想也知道這道apple crumble不會按着傳統英式食譜來做的。蘋果多汁微酸,沒有焗得很淋,上層不夠香口,幸好有一小球Movenpick搭救。
店舖資料
婆仔屋 Albergue 1601
荷蘭園望德堂瘋堂斜巷8號
28361601
http://www.albergue1601.com/